公司简介

南京深松生物科技(2016年成立) 是一家基于人工智能(AI)与数据科学驱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。我们专注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,依托自主开发的垂直AI模型与跨学科融合数据库,系统性推动农业生产体系重塑,加速农业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升级。

我们构建了名为“深松”的农业生态系统数据大脑,整合土壤理化性质、微生物群落结构、气候环境因子与作物表型组学等多维异构数据,形成动态决策模型,为精准农艺提供核心数据支撑。

通过自研AI算法平台,我们实现了微生物代谢网络路径的精准预测与优化,支持高性能工程菌株的智能化设计与高效改造。结合云端发酵过程控制中台,对微生物发酵全流程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与智能调控,确保发酵工艺的稳定性与高效性。

在此技术体系支撑下,我们推出了全新高活性复合酶制剂——草木源,改品是一款基于先进生物技术研制的高活性复合酶制剂产品。本品通过垂直模型算法与人工智能模拟系统,优选出高效菌种与发酵组合,依托算法自我学习与代谢路径预测,对底盘菌及优选菌株进行定向诱导与改造,结合专利发酵工艺,获得高活性复合酶制剂。

   产品采用无细胞合成与酶突变诱导技术,辅以低温萃取工艺,精准提取底盘细胞胞内及细胞壁活性小分子与信号成分,最终经多级提取制成高水溶性液体制剂。其成分配方科学多元,涵盖:

   酶制剂系统:超氧歧化酶(SOD)、几丁质酶、植酸酶;

  植物活性矩阵:黄芪多糖;

  营养代谢网络:核黄素、寡肽、单体氨基酸;

  代谢调节因子:乳酸。

  草木源集生物催化、营养支持与代谢调节于一体,体现新一代生物制剂的高效性与系统性,适用于多种需要复杂酶系和活性成分协同作用的场景。

         产品通过作用于植物和刺激植物根系周围土壤中的微生物,构建特定功能的益生菌群落,建立植物、土壤、微生物三位一体的系统,最终形成高产和胁迫耐受的植物微生物共生体,以到达作物增产提质的目标。

        产品主要包含:核黄素、乳酸、超氧歧化酶、几丁质酶、植酸酶、黄芪多糖、寡肽、单体氨基酸等种类。

       产品通过作用于植物,刺激根系周围土壤中的微生物,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益生菌群落,建立了一个植物、土壤、微生物三位一体的系统。最终,形成了一个高产和具有胁迫耐受性的植物微生物共生体,以实现作物增产和提质的目标。

        复合生物酶技术在农业领域中不仅能够提升作物的产量和品质,还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,有助于土壤的修复和生态系统的恢复,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减轻对环境的影响。推广这项技术对于农业现代化、食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,复合生物酶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满足这一市场需求,提高农民的收入,并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        现已携手中科院、中国农科院、中国热科院、中国电科及江苏、湖北、河北、淮南、新疆农科机构,南京农业大学、江南大学、南京航天航空大学、南京工业大学、中国药科大学、江西农大、云南大学等高等学府及上海光明集团、贵州老干妈集团、江苏省农垦集团、江苏省沿海集团等大型国企央企,共筑产学研合作桥梁,携手并进,共创辉煌。

        2016年团队组成,开始基础研发完成算法及菌种选择。2018年完成第一代产品研发,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。2019年起,开展跨纬度大田种植与水产养殖实验。2021年田间广谱实验完成,产品迭代两次,完成规模生产工艺与设备的研发工作。2022年进行市场推广,组建市场团队,改进工艺降低使用成本。2023年新建工厂,全面进军市场。

       公司已经成功地将技术研发转化为实际的产业应用,并且已经进入到了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和应用阶段。



发展历程

2016

组建团队,开始基础研发,完成算法及菌种选择,进入合成生物农业赛道。

2018

完成第一代产品研发 ,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。

2019

开始进行产品不同农业种植纬度的大田种植实验、 水产养殖实验。

2021

结束基础广谱实验 , 3年期间技术迭代2次 , 同时完成大规模生产工艺及设备研发。


2022

初步进行市场推广 , 改进工艺降低使用成本。


2023

建设工厂 , 全面走向市场。


企业资质

  • 合成生物学网专家智库
    合成生物学网专家智库
  • 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
    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
  •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科学技术奖
   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科学技术奖
  • 科技型企业
    科技型企业

合作伙伴

  • 江南大学
  • 中国农业科学院
  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
  • 中国药科大学
  • 南京农业大学
  • 南京工业大学
  • 云南大学
  • 中国科学院
  • 南京大学
  •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